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
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居恶性肿瘤第二位
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
与其费心猜测“上火”还是“痔疮”
不如花5秒钟回头看一眼
你的健康
值得这篇科普文章
01 肛肠科真实案例
45岁的张先生半年前如厕时发现马桶里漂浮着暗红色血块。作为久坐办公的“痔疮高危人群”,他自行购买了痔疮膏。然而用药后,便血频率不减反增,还出现了总有便意却排不干净的困扰。甚至,自己了解到用偏方来治疗,拿土豆片、大蒜等食物来贴敷,可情况一直没有好转。直到年度体检时,医生通过直肠指诊发现了距肛门8cm处的硬块。
患者也未曾想到,这个被误认半年的“痔疮出血”,竟是直肠癌发出的求救信号!西安附医中医医院肛肠科沙主任提示:内痔指诊触摸是柔软状,而达到硬块情况后,可能是癌变的症状。今天,下面就来跟大家聊聊大便“带血”的那些事!
02 看懂便血颜色背后的危机
正常大便应为深浅不一的棕褐色。当出现以下颜色时需特别警惕:
鲜红血便:常见于痔疮出血,血液“新鲜”未消化
暗红/果酱色:提示肠道中段出血,可能是息肉或肿瘤
柏油黑便:上消化道出血特征,可能源于胃溃疡等疾病
03 这些危险信号别忽视
当便血伴随以下情况时,务必立即就医:
✓ 大便变细如铅笔
✓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(腹泻便秘交替)
✓ 莫名消瘦(3个月减重>5%)
✓ 持续腹痛或肛门坠胀
✓ 发热、乏力等全身症状
04 关键检查其实不可怕
直肠指检:仅需给医生10秒的时间,却能发现80%的肛周疾病和70%直肠癌。检查时采用侧卧位配合深呼吸,不适感远低于你的想象。
肠镜检查:40岁以上便血患者首推检查,建议每5-10年常规筛查。年轻群体若出现贫血、家族史等症状也需及时排查。
根据中华医学会2020年发布的
《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》
针对考虑结直肠出血的患者
可参考以下诊治流程
结直肠出血诊治流程
05 科学应对三步走
观察记录:用手机拍摄异常粪便,记录出血频率
及时就诊:首诊建议挂肛肠科或消化内科
分级诊疗:从指检到肠镜,根据医生建议循序渐进
专家建议:即使确诊痔疮也需定期复查。临床常见案例显示,痔疮可能掩盖更深层的病变。建议40岁以上人群重视肛肠健康,给自己建立健康档案:
✓ 年度便隐血检测
✓ 每2-3年肛门镜复查
✓ 高危人群定期肿瘤标志物筛查
咨询热线:029-68309301
便血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,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表现。根据便血的性状、伴随症状及相关病史,可对出血部位及原因进行初步判断。温馨提示您:生命从不会因我们的忽视而停止预警,正视身体的每一次异常信号,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守护。